工業 4.0 仍然有意義嗎?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於2011年創造的術語,旨在激發人們對下一波科技浪潮的熱情。 這包括需要讓工業部門為物聯網或物聯網做好準備。 你可以說我老了,但2011年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在我看來,產業中沒有什麼值得嘗試多年實施,只是意識到工作才剛開始,除了押注於向再生產業生態系統的重大能源轉型,或核融合等新能源的產品化。 誰相信工業 4.0 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行業4.0 正如德國人所說,這種方法是一項有據可查的舉措,由聯邦政府提供 200 億歐元的公共資助。 在德國各地,企業都受益於旨在數位化、研究、網路化和「快速」推進該國和整個歐盟工業基礎設施的長期戰略。 最初的目標是將科學成果轉化為技術的發展。 幾十年過去了,為什麼探索還沒完成?

儘管大肆宣傳,工業 4.0 是一個技術官僚項目,它使用巧妙的數位命理學,並將先前的工業革命標記為 1.0、2.0 和 3.0。 4.0 的新增功能有望帶來涅槃,但這代表什麼呢? 據推測,這意味著電腦系統的深度整合——假設到它所提到的時間點,全數位製造已經「完成」。 在美國,這個詞從未流行起來。 相反,政策人士談論“智能製造”,並羨慕德國的做法。 聰明從來都不是一個形容任何事情的好詞。 從定義上來說,把它喊出來就顯得有點愚蠢。

美國製造業在新技術的廣泛採用方面明顯落後於德國,這是業界廣泛認可的觀察。 “科學美國人” Stefan Theil 於 2012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 “美國可以向德國高科技製造業學習”。 Dan Breznitz 在 2014 年的一篇文章中繼續了這個主題 HBR 文章 “為什麼德國在創新方面領先美國”,而到了2015年,非營利組織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了報告“德國的教訓。罪魁禍首可能是中小企業的創新方式。 美國政治作家史蒂文·希爾 (Steven Hill) 在《德國中小企業》中暗示,德國中小企業是世界級的,而美國中小企業不是。 大西洋的 2013年作品, “歐巴馬總統希望美國像德國一樣——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這是真的?

德國的工業4.0也許是正確的,但如果工業4.0本身是錯的怎麼辦? 問題是:工人在工業 4.0 中失去了焦點。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這是很難看到的,因為工人支持系統非常擅長補償。 看起來,我們又回到了剝削勞動力的狀態,只是使用了更有效率的生產資料。

順便說一句,工業「四點零」不僅僅涉及機器人技術。 機器人技術是當代工廠工作的一個相對較小的特徵。 至少,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說法 “未來的工作” 研究於 2018 年至 2021 年進行。 麻省理工學院報告稱,大部分擔憂和一些興奮都集中在更普通的工業控制系統上。 從歷史上看,這些幾乎不可能學習,具有糟糕的用戶介面,並且機器拒絕相互通信,因此您需要盡可能多的機器。 如果說工廠車間是夫妻倆試圖表達自己觀點的吵鬧聲,那麼這台機器就是仲裁者,甚至懶得露面。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建議投資於技能和訓練。 也許是這樣,但這不是浪費嗎?

考慮到大多數製造業由中小企業組成,每個企業的日常擔憂遠遠超過了企業投資技術和重新培訓工人的必要性。 這種情況下存在麻煩,政策制定者雖然是善意的,但會讓我們相信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技能再造挑戰。

值得一問的是,用於提陞技能的技術,或更重要的是我們所掌握的技術是否有利於勞動力。 畢竟,為什麼訓練會變得如此困難呢? 專家聲稱,提高俄亥俄州和密西根州製造基地的技術水平可能需要三十年的時間,更不用說非洲、南美洲或亞洲的製造基地了。

任何公司都不應被允許採用過於複雜的技術。 不幸的是,沒有任何法規禁止複雜性,即使技術使用起來很棘手,學習起來太有挑戰性,並且無法與老一輩溝通。 經過一天訓練的操作員無法操作這台機器。 至少,可能會有使用者體驗設計師在職來驗證該技術在工廠中的使用。 暫停不良技術也許會導致一些車間停頓,同時振興其他車間?

話雖如此,剩下的課程會是什麼樣子呢? 仍然需要:管理框架、技術(例如增材/3D/4D、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邊緣/物聯網/感測器、工業生產系統、無程式碼軟體、機器人系統)、工業營運平台和數位增強營運方面的核心能力實踐,僅舉幾例。 可以說,每個課程都可以在一周內完成,而不是幾個月或幾年,例如教育工作者向參加此類課程的工人頒發數位徽章,使他們透過適度的努力和投資走向利潤豐厚的職業。 目前,這些想法受到工廠車間狀況不佳、善意但乏味的教育機構以及缺乏精心策劃的培訓路徑的限制。

工業技術已經變得過於複雜,即使實施策略得到完善,工業4.0很快就會失去相關性,無法提供預期的價值。 不過,勞動力和經濟或許會因此變得更好。 美國一直表現出的「德國嫉妒」並沒有幫助我們前進。 這可能就像撕掉創可貼一樣簡單。 如果各州要開發一種實用、簡單的下一代精實方法,並且不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就能實施,結果會如何? 歐洲人,接受吧。

資料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trondarneundheim/2022/03/24/is-industry-40-still-rele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