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交通和地鐵使用確認新的政府 COVID 政策,回顧一周

週回顧

  • 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互聯網股票本週表現優於大市,原因是投機活動和盈利重新開放。 拼多多和嗶哩嗶哩本周公布了好於預期的第三季度業績,前者收入同比增長 3%。
  • 本週,中國各地的抗議活動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此前一場公寓樓發生火災,造成 XNUMX 人死亡,並聲稱 covid 屏障減緩了消防員的反應。 這可能會加速重新開放,而政府將盡可能保持動態零 COVID。
  • 國家衛生委員會在本週關於減少病毒限制的座談會上討論了一項為老年人接種疫苗的運動,其中包括副總理孫春蘭的講話。
  • 中國 XNUMX 月官方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低於預期和 XNUMX 月數據,部分原因是外部需求放緩。

星期五的主要新聞

由於投資者等待今天美國公佈的就業數據,亞洲股市在平靜的交易日中小幅收跌強勁的一周。 就此而言,一周又一個月。

境外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增持價值3.7億元的內地股票。 本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跑贏亞洲美元指數漲幅。

我們昨天發布了“回歸商業”的研究文章,請點擊 点击這裡 查看。 這篇文章討論了我們認為中國將如何為投資者解決“三大”問題:美中關係、零 COVID 和房地產。

今天報告了 4,233 例新病例,以及 30,539 例無症狀病例。 然而,我們繼續看到零 COVID 政策的放鬆。 作為證據,一名 62 歲的政府官員宣布他對感染 COVID 的風險感到放心。 與此同時,我們的中國主要城市流動性追踪顯示廣州的地鐵和車輛交通量有所增加,通過數據證實了政府的新立場。 請記住,由於廣州的經濟重要性,廣州是 COVID 政策的重點區域,因此該城市的重新開放對全國其他地區來說是個好兆頭。

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在北京會見了習主席,因為自 XNUMX 月黨代會以來政府的魅力宣傳活動似乎仍在繼續。 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上個月剛剛訪問了中國。

香港上市的互聯網股票表現不錯,儘管市場因沒有消息而休市,因為按市值計算,香港交易量最大的股票包括騰訊,上漲 +0.54%,美團點評,上漲 +3.07%,阿里巴巴上漲 + 2.42%。 與此同時,內地市場交投清淡,漲跌互現。

類似於美國個人退休賬戶(IRA)的個人養老基金昨日在XNUMX個城市推出。 我將做更多研究,看看這些新的投資工具將如何影響股票市場。 那是我的周末作業!

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分別收於 -0.33% 和 +1.03%,成交量較昨日減少 -28.1%,為 116 年平均水平的 1%。 176 隻股票上漲,313 隻股票下跌。 主板賣空成交量較昨日下降-23.92%,為101年平均水平的1%,因為總成交量的15%是做空的。 增長和價值因素均下跌,因為小型股“表現優於”大型股,兩者均下跌。 表現最好的板塊是非必需消費品板塊,漲幅為+1.62%,通訊板塊漲幅為+0.4%,醫療保健板塊漲幅為+0.2%。 與此同時,公用事業下跌 -2.55%,科技下跌 -2.19%,工業下跌 -2.1%。 表現最好的子行業是醫療設備、食品和零售。 與此同時,半導體、公用事業和資本貨物的表現最差。 港股通交易量清淡,因為內地投資者拋售了價值 161 億美元的港股,原因是騰訊和快手是少量淨買入,而美團和小鵬則是少量淨賣出。

上海、深圳和科創板分別收於-0.29%、+0.02%和-0.12%,成交量較昨日下跌-18.58%,為90年平均水平的1%。 2,866 隻股票上漲,1,709 隻股票下跌。 表現最好的板塊是消費必需品板塊,漲幅為+0.63%,公用事業板塊漲幅為+0.51%,科技板塊漲幅為+0.12%。 與此同時,房地產下跌 -2.1%,能源下跌 -1.21%,非必需消費品下跌 -0.99%。 表現最好的子行業是紡織、陸運和能源設備,而航運、貴金屬和房地產是最差的。 由於外國投資者購買了價值 580 億美元的內地股票,滬股通交易量清淡。 人民幣兌美元小幅升值,國債收益率曲線小幅變陡,銅價下跌-0.27%。

中國主要城市流動追踪

有趣的是,廣州和鄭州的交通擁堵都在加劇,而廣州的地鐵使用量也在增加。

昨晚的表演

昨晚的匯率,價格和收益率

  • 人民幣兌美元 7.05,昨天為 7.05
  • 人民幣兌歐元 7.38,昨天為 7.40
  • 1天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為1.20%,而昨天為1.40%
  • 十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10%,昨天為2.87%
  •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10年期債券的收益率從昨天的3.00%升至3.00%
  • 隔夜銅價-0.27%

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brendanahern/2022/12/02/guangzhou-traffic–metro-usage-confirms-new-government-covid-policies-week-in-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