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Taper Tantrum 2.0”帶有中國指紋

中國的失敗讓投資者註意到了一些問題:亞洲債務水平,而投資者自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隨著亞洲最大經濟體在 XNUMX 月至 XNUMX 月期間增速放緩——僅增長0.4% 與去年同期相比,過去兩年該地區與 Covid-19 相關的借貸狂潮現在已成為一個明顯而現實的危險。

顯然,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年率收縮 0.9% 的消息使情節更加複雜。 全球通脹飆升和美聯儲緊縮週期也是如此。 但東亞在過去十年裡一直在調整貿易流向中國的方向。 現在,該地區的主要增長引擎正在衰退。

這種動態使得亞洲大流行時代的債務激增成為一個明顯而現實的危險。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亞洲新興市場在全球債務總額中所佔的份額目前至少從 Covid-38 爆發前的 25% 增至 19%。

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正在“提高該地區對全球金融狀況變化的敏感性”。 問題是,這些有條件的轉變來自四面八方:中國需求減少; 俄羅斯襲擊烏克蘭造成的通脹後果; 美國利率上升; 信貸利差收緊。

還有美元問題。 美元極端走強對亞洲的打擊往往比其他地區更大。 美聯儲 1994 年至 1995 年的激進加息引發了 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由於與不斷上漲的美元掛鉤的貨幣變得無法捍衛,亞洲各國政府紛紛貶值。

現在,美元的上漲重新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那段時期以及 2013 年美聯儲的“縮減恐慌”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一份新報告中指出,“除中國外,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歷的資本外流與2013年相當,當時 美聯儲 暗示可能會比此前預期更早縮減債券購買規模,導致全球債券收益率大幅上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這些資金外流對印度來說“特別大”: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資金外流已達 23 億美元。 亞洲一些較發達的經濟體也出現了資本逃往美元資產的情況,其中包括韓國和台灣。 隨著美聯儲加大加息力度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動搖市場,這些動態很可能會加劇。

最大的問題是是否還有更多斯里蘭卡的國家。 幾年前,這個南亞國家還是新興市場的投資寵兒。 然而,通脹飆升凸顯了政府的無能和 腐敗.

在政治混亂的情況下, 斯里蘭卡事實證明,疫情期間的債務狂潮是不可持續的。 這使得科倫坡失去了接觸全球資本製造商的機會,導致其外部債務違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區負責人克里希納·斯里尼瓦桑最近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警告稱,面臨風險的經濟體包括老撾、蒙古、馬爾代夫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例如,在老撾,通貨膨脹率正以近 24% 的速度飆升。 蒙古的物價可能高達 12%,而馬爾代夫的債務與 GDP 之比仍保持在 100% 左右的水平,這對發展中經濟體來說是危險的。

“因此,該地區許多國家都面臨著高額債務,”斯里尼瓦桑說。 “其中一些國家陷入債務困境。 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警惕的事情。”

對亞洲來說不幸的是,來自中國的打擊可能會繼續出現。 例如,惠譽評級指出,如果存在其他與流行病相關的情況 中國的混亂,它可能會通過從貿易到旅遊再到融資的渠道損害亞洲政府的信譽。

惠譽分析師托馬斯·魯克馬克(Thomas Rookmaaker)表示:“中國是大多數惠譽評級的亞太地區主權國家和地區的最大出口市場。” “它也是中間產品的重要供應商,其供應可能會中斷,從而影響區域出口。 許多亞洲經濟體的貿易開放程度很高,放大了對其GDP的影響。”

Rookmaaker 補充道,“近期區域增長前景疲軟將影響主權信貸指標”。 他指出,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疲軟可能會加劇亞洲本已巨大的預算缺口。 正如魯克馬克所解釋的那樣,“由於增長放緩或使用財政刺激措施來抵消外部不利因素,財政整頓可能會被推遲或逆轉。”

將此視為一次又一次的震驚。 首先是 Covid-19。 然後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其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正如魯克馬克所解釋的那樣,其後果可能“加劇前沿市場的信用風險,有可能削弱其政治和製度穩定性。”

這並不是要給美國通行證。 亞洲即將為杰羅姆·鮑威爾自 2018 年初以來擔任美聯儲主席的災難性任期付出代價。首先,他屈服於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政治壓力,在美國最不需要的時候降息。 隨後,隨著通脹飆升,鮑威爾在 2021 年基本上按兵不動。

隨著鮑威爾追趕消費者物價以 9.1% 的速度飆升(40 年來最糟糕的水平),亞洲直接受到傷害。 隨著兩個最大經濟體失去動力,該地區的債務負擔使其變得更加脆弱。 這個“Taper Tantrum 2.0”可能會是一件非常混亂的事情。

資料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williampesek/2022/07/29/asias-taper-tantrum-20-bears-chinese-fingerpr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