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將能源密集型加密貨幣挖礦視為氣候變化的風險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是聯合國負責評估氣候變化相關科學的一個機構,週一發布了一份新報告,強調了對未來氣候風險的警告。 

IPCC 的最新報告是審查氣候變化減緩工作狀況的一系列報告中的第三個版本。 在最新報告中,IPCC 將加密貨幣列為可能需要更大能源需求的技術,並建議 到 50 年全球減排 2030%,以減少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

該報告表示,加密貨幣的能源需求日益受到關注,並指出其底層區塊鏈基礎設施的能源使用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報告提到:“雖然自 2017 年以來,全球比特幣挖礦的能源需求顯然顯著增長,但由於數據差距和建模方法的差異,最近的文獻表明對 2020 年的能源需求存在廣泛的估計(47 TWh 至 125 TWh)。”  

IPCC 還包括人工智能 (AI) 以及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能源需求。 然而,該機構提到,所有技術都有可能實現減排和增加排放,具體取決於它們的治理方式。 “信息存儲、處理和通信技術(包括人工智能)的大幅改進將影響排放。 它們可以加強能源效率控制,降低能源生產和分配的交易成本,改善需求方管理[……]並減少對實物運輸的需求,”IPCC 表示。

十字準線中的加密貨幣

IPCC 並不是唯一一個將加密貨幣列為碳排放問題的授權機構。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立法者開始調查比特幣挖礦公司,以披露他們用於加密貨幣挖礦的用電量,因為加密貨幣挖礦對能源的影響正在全世界範圍內顯現出來。

一月份,以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D-MA)為首的八名美國參議員致函美國六家比特幣挖礦公司,要求他們披露他們使用了多少電力、電力來自哪里以及他們計劃如何發展。

這些信件是在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就加密貨幣挖礦對能源影響舉行的監督聽證會上發出的。

去年 XNUMX 月,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 (ESMA) 副主席 Erik Thedéen 呼籲在歐洲範圍內禁止“工作量證明”(PoW) 加密貨幣挖礦,並表示該行業的能源使用正在成為他的祖國瑞典的“國家問題”。 Thedéen 表示:“由於大量可再生能源用於採礦,比特幣現在已成為瑞典的一個國家問題。”

歐盟監管機構指出,加密貨幣挖礦威脅到了 1.5 年《巴黎協定》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2015 攝氏度的目標。

去年,Digiconomist 的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和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的數據顯示,兩種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和 以太幣,一年消耗的電量大約是整個瑞典的兩倍。

 

 

圖片來源:IPCC

資料來源:https://blockchain.news/news/ipcc-concerns-energy-intense-crypto-mining-as-risk-of-climate-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