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能否在 1990 年代推出——還是在等待中本聰?

今年,31 月 14 日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白皮書之一——中本聰的“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發布 XNUMX 週年。 其 2008 年的出版啟程 正如 NYDIG 在 4 月 XNUMX 日的時事通訊中所慶祝的那樣,一場“金融革命”並“預示著貨幣的新時代,它的價值不是來自政府法令,而是來自技術熟練程度和獨創性”。

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中本聰的 1990 頁白皮書最初遭到了一些懷疑,即使在它首次出現的密碼朋克社區中也是如此。 這種不情願可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早期創建加密貨幣的嘗試失敗了——例如,David Chaum 在 XNUMX 年代的 Digicash 努力——乍一看,中本聰在技術方面也沒有帶來任何新的東西。

“在 1994 年開發比特幣在技術上是可行的,”捷克共和國金融與管理大學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系主任 Jan Lansky 告訴 Cointelegraph,並解釋說比特幣基於三個可用的技術改進當時:Merkle 樹(1979 年)、區塊鏈數據結構(Haber 和 Stornetta,1991 年)和工作量證明(1993 年)。

1 層區塊鏈 Lamina1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密碼學家 Peter Vessenes 基本上同意:“我們絕對可以在 1990 年代初開採比特幣”,至少從技術角度來看,他告訴 Cointelegraph。 必要的密碼學在手:

“比特幣的橢圓曲線技術是 1980 年代中期的技術。 比特幣不需要像 SSL 這樣的任何帶內加密; 數據未加密且易於傳輸。” 

中本聰有時會因建立 工作量證明(PoW) 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鍊網絡(儘管不再是以太坊)用來保護數字分類賬的協議,但在這裡,他也有前因。 “Cynthia Dwork 和 Moni Naor 在 1992 年提出了工作證明來打擊垃圾郵件的想法,”Vessenes 補充道。

PoW 在阻止 Sybil 攻擊方面也很有效,它為對數字賬本進行任何更改設定了高昂的經濟代價。 作為 解釋 在 Arvind Narayanan 和 Jeremy Clark 於 2017 年發表的一篇關於比特幣起源的論文中,“在 Dwork 和 Naor 的設計中,電子郵件收件人只會處理那些附有發件人已經執行了適量計算工作的證據的電子郵件——因此,‘證明工作。'”正如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的那樣:

最近: 貨運行業十字路口的代幣化,以確保高效支付

“在普通計算機上計算證明可能需要幾秒鐘。 因此,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不會造成任何困難,但希望發送 XNUMX 萬封電子郵件的垃圾郵件發送者需要數週時間,使用同等硬件。”

在其他地方,“Ralph Merkle 在 1980 年代後期發明了 Merkle 樹——因此我們擁有在當時是安全的散列函數,”Vessenes 補充道。

那麼,為什麼中本聰成功了,而其他人卻失敗了呢? 世界是否還沒有為更早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做好準備? 是否仍然存在技術限制,例如可訪問的計算機能力? 或者,比特幣的真正支持者可能還沒有成熟——新一代不信任中央集權,尤其是考慮到 2008 年的大蕭條?

建立“無信任”系統

大衛喬姆被稱為 “也許是加密貨幣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 他 1982 年的博士論文,計算機系統建立、維護和相互可疑的團體信任, 預期 許多最終進入比特幣網絡的元素。 它還提出了需要解決的關鍵挑戰,即:

“建立和維護那些不一定相互信任的人可以信任的計算機系統的問題。”

事實上,馬里蘭大學的四位研究人員對區塊鏈技術起源的學術探索稱讚了“大衛·喬姆 1979 年的工作,他的保險庫系統體現了區塊鏈的許多元素。”

在上週接受 Cointelegraph 採訪時,Chaum 被問及比特幣是否真的可以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在 15 年前推出。 他同意馬里蘭大學研究人員的觀點,即所有關鍵的區塊鏈元素都已經出現在他 1982 年的論文中——除了一個關鍵的例外:中本聰的共識機制:

 “據我所知,[即 Satoshi 的] 共識算法的細節與共識算法文獻中的那些不同。”

當被問及細節時,Chaum 不願多說,只是 2008 年的白皮書描述了一種“有點臨時的……粗略的機制”,實際上“可以或多或少地發揮作用”。

在最近出版的一本書中,牛津大學社會科學家 Vili Lehdonvirta 也關注了這種共識機制的獨特性。 中本聰大約每 10 分鐘輪換一次加密貨幣的記錄保存者/驗證者——今天更廣為人知的“礦工”。

然後“下一個隨機任命的管理員將接管,仔細檢查前一個記錄塊,並將他們自己的塊附加到它,形成一個塊鏈,”Lehdonvirta 寫道 雲帝國.

用 Lehdonvirta 的話說,輪換礦工的原因是為了防止系統管理員變得過於根深蒂固,從而避免權力集中不可避免地帶來的腐敗。

儘管 PoW 協議在這一點上廣為人知,但 Satoshi 算法的細節“真的是突然冒出來的……這是出乎意料的,”Chaum 告訴 Cointelegraph。

“三個根本性突破”

初創公司 Mattereum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Vinay Gupta 也曾在 2015 年作為其發布協調員幫助推出了以太坊,他同意當 Satoshi 出現時,比特幣的大部分關鍵組件都可以使用,儘管他在一些年表上有所不同。 “這些部件本身至少要到 2001 年才准備好,”他告訴 Cointelegraph。

Gupta 說:“比特幣是在公鑰密碼學之上的三個基本突破的組合——默克爾樹、工作量證明和分佈式哈希表,”所有這些都是在中本聰之前開發的。 1990 年代的網絡硬件和計算機能力也沒有問題。 “核心算法是緩慢的部分 [...]。 直到 2001 年,我們才擁有比特幣的所有核心構建塊。首先是密碼學,最後是極其聰明的網絡層。

倫敦經濟學院的訪問學者加里克·希勒曼(Garrick Hileman)也引用了比特幣技術可行性的較晚日期:

“我不確定 1990 年代初是否是一個強有力的主張,因為 Satoshi 白皮書中引用的一些先前的工作——例如 Adam Back 的 hashcash/工作量證明算法——是在 1990 年代後期或之後開發和/或發布的。” 

等待有利的社會氛圍

非技術因素呢? 也許比特幣正在等待一個伴隨著電腦/手機、不信任的銀行和普遍集中的金融而成長起來的人口群體? BTC 是否需要一種新的社會經濟意識才能蓬勃發展?

Alex Tapscott,千禧一代的一員, 寫入 在他的書 金融服務革命:

“對於我這一代的許多人來說,2008 年開始了結構性失業、增長緩慢、政治不穩定以及對我們許多機構的信任和信心的侵蝕的失落十年。 金融危機暴露了將經濟推向崩潰邊緣的貪婪、瀆職和明顯的無能,並有人問,‘腐敗到底有多深?’”

在 2020 年接受 Cointelegraph 採訪時,Tapscott 被問到如果沒有 2008 年的金融動盪,比特幣是否會發生。鑑於“西班牙、希臘和意大利等國家的失業率處於歷史高位,毫無疑問,隨之而來的對機構缺乏信任導致許多人更看好區塊鍊等去中心化系統,”他回答道。

蘭斯基似乎同意了。 他告訴 Cointelegraph,在 1990 年代,沒有社會需要或要求去中心化支付解決方案,“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經驗來處理中心化解決方案不起作用的事實。”

“不可否認,比特幣是當時的文化產物,”Vessenes 補充道。 “如果沒有這種對中央政府技術控制的不信任 DNA,我們就不會進行去中心化的推動。”

一起拉

總的來說,人們可以來回爭論誰貢獻了什麼,什麼時候貢獻。 不過,大多數人都同意,大部分作品在 2008 年就已經到位,而中本聰真正的天賦可能是他能夠將所有這些拼湊在一起——僅用了 XNUMX 頁。 “比特幣的基本機制沒有一個部分是新的,”古普塔重申。 “天才在於將現有的三個組件——默克爾樹、哈希現金和分佈式哈希表組合成一個全新的整體。”

但有時,歷史環境也必須是有利的。 根據 Lansky 的說法,Chaum 的項目失敗了,當時“因為人們對這項服務沒有足夠的興趣”,還有其他一些原因。 相比之下,中本聰擁有完美的時機。 “他在 2008 年提出了比特幣,當時古典金融體係正在失敗”,而創始人在 2010 年從現場消失“只會加強比特幣,因為它的發展被社區接管了。”

最近: 馬斯克收購 Twitter 對社交媒體加密貨幣的採用意味著什麼

還應該記住,技術進步幾乎總是一個協作的努力。 雖然 Satoshi 的系統似乎“與當今大多數其他支付系統截然不同”,但 Narayanan 和 Clark 寫道,“這些想法已經相當古老,可以追溯到數字現金之父 David Chaum。”

中本聰顯然有先行者——Chaum、Merkle、Dwork、Naor、Haber、Stornetta 和 Back 等等。 Gupta 說:“應得的信用:中本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