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和 2023 年的通貨膨脹、供應鍊和全球化

全球化是否在 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降低了通貨膨脹,去全球化是否會在未來十年推高通貨膨脹? 這個理論似乎與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著名格言背道而馳,即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但仔細觀察,去全球化可能會影響通脹,但前提是美聯儲和世界其他中央銀行看不到正在發生的事情。

要了解全球化和供應鏈對價格的影響,讓我們回到簡單的供求關係。 全球化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從勞動力成本低或技術使用率高的國家以更便宜的價格獲得商品。 因此,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就像商品供應的增加,在較小程度上是服務供應的增加。 增加的供應意味著更低的價格,所有其他條件都相同。

只要全球化,降價效應就會持續 增加. 如果全球化趨於平穩,那麼價格水平將保持在較低水平,但不會繼續下跌。 這很重要,因為通貨膨脹是價格水平的變化率。 價格下降會在發生時降低衡量的通貨膨脹率,但除非價格繼續下跌,否則不會繼續降低通貨膨脹率。

2022 年,世界各地的企業都在嘗試去全球化他們的供應鏈。 這種變化部分反映了長供應鏈對中斷的脆弱性。 這通常是正確的,正如俄羅斯 - 烏克蘭戰爭和 Covid-19 封鎖所說明的那樣。 較早的中斷包括 2011 年日本的地震和海嘯以及泰國的洪水導致硬盤驅動器工廠關閉。

如今,許多公司願意為更短、更安全的供應鏈支付更多費用。 這種轉變正在逐漸發生。 願意為產品多付幾個百分點的公司仍然不願意多付 20% 或 30%。 然而,北美和歐洲的供應商看到了更多的需求,因此他們將提高生產能力以滿足需求。 這最終將扭轉當前的價格上漲。

縮短供應鏈並不是純粹的價格上漲。 如果努力成功地減少了中斷,那麼我們的價格飆升就會減少,但代價是正常時期的價格會略高一些。 這可能會增加,但並不像乍看起來那麼嚴重。

人口變化也會影響供應。 從 1970 年到 2010 年,嬰兒潮一代進入工作年齡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從 1950 年到 2000 年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的增加也是如此。這兩種變化帶來的勞動力供應增加往往會降低價格。 它們不僅僅是美國現象。 許多其他國家也出現了類似的模式,儘管時間不同。

供給變化的影響並不能反駁弗里德曼的結論,即通貨膨脹是由過度的貨幣供應增長引起的。 閱讀他的完整句子:“從我到目前為止所陳述的命題來看,通貨膨脹總是和無處不在的貨幣現象,因為它是並且只能通過貨幣數量比產出更迅速的增長來產生。”

用弗里德曼的話來說,全球化和人口結構增加了產出,但只有當貨幣供應量增長與舊的、較慢的供應增長而不是新的較快的供應增長一致時,這才是通貨緊縮。 同樣,只有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與供應量的更快增長相一致時,今天的去全球化才會導致通貨膨脹。 也就是說,貨幣政策是關鍵,但貨幣政策相對於這些供給的大變化。

美聯儲和世界各地的其他中央銀行必須密切關注全球供應問題,他們正在這樣做。 任何人——經濟學家或商業領袖——都很難實時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必須承認貨幣政策不可能是完美的。 但必須將持續的高通脹或低通脹置於貨幣政策制定者的腳下,而不是歸咎於全球化或人口結構。

如果經濟的基本結構沒有改變,央行行長的工作會容易得多。 商界領袖應該明白,正如我們目前所經歷的那樣,更大的結構性變化時代更容易出現貨幣政策錯誤。 因此,企業應該為通脹和實體經濟增長的上行和下行意外做好準備。

Source: https://www.forbes.com/sites/billconerly/2022/09/20/inflation-supply-chains-and-globalization-in-2022-and-2023/